“大鼓包”的牵挂·尖山子的故事(三十一)

2014-09-05 15:10 阅读(?)评论(0)

大鼓包的牵挂·尖山子的故事(三十一)

 

什么是幸福?幸福之人并非拥有一切,只是尽力享受生活的赐予。——这是我在丹妮大姐的博客中读到的。

这次回北大荒之前,丹妮大姐托付我去替她看看二队的所在地“大鼓包”,去看看那片黑土地,去看看还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,言语间溢满着牵挂,牵挂里温润着幸福。

于是,我又一次去了大鼓包,这是我离开北大荒以后的第三次去大鼓包,也是我第三次重回北大荒。

连队进口的路边,那座没有完工的大礼堂依然矗立在那里,静悄悄地矗立了近四十年,说是当年北京知青张凯设计的,知青们返城后就没有建成。

风霜雪雨,大礼堂倔强的立在那里,很像罗马的斗兽场,我更愿意相信它是我们知青精神的图腾。

一处小卖部(小商店)和一处建材店彰显着二队昔日的风采,记得当年二队可是个大连队,各城市的知青最多,连队的学校、商店等等甚至可以与分场媲美。只是如今显得静静地,静得有些冷清。

连队里有些老房子还在,虽然有些风雨飘摇,筋骨还是铁铮铮的。当年的大伙房和水房还在,知青们住过的屋墙上,当年写的标语依稀可见,许是老职工们不忍心把它们抹去,算是对我们知青的一份牵挂和怀念吧。

连队的东头已然是另一番景致了,现代化的农机场可比当年气派了很多很多,先进的农机具也不鲜见,一望无际的稻田像金色的地毯,摇动的稻穗儿为丰收起舞,要知道我们当年是不种水稻的。

只有育种基地门前的那棵大树,还在叙述着当年的故事。

我还是找了些老职工和小青年聊了会儿天,他们说起知青与知青们的故事,就像发生在昨天。年轻人熟悉的说着曾经教过他们的知青老师的故事,就像故事发生在昨天。

那些老职工和那些接触过知青的年轻人(其实他们也已经并不年轻),都异口同声地说:如果知青们不走,大鼓包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,二队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,尖山子也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,一定会更好的。虽然我们都知道那是趋势,可我的心里依然充满着歉意。

其实,我还是从他们的言语中听出了思念,也听出了牵挂,在这思念与牵挂中,温润着的是幸福。

于是,我又想起丹妮大姐的博客,什么是幸福?牵挂也是幸福,牵挂与被牵挂都是幸福的。

 

今日“大鼓包儿”:










你是否还记得他们:



我在“大鼓包儿”:




  最后修改于 2014-09-05 19:39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